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多地受灾,秋粮为何还丰收?

2023/11/09

微信图片_202311031410234.jpg

田野丰穰,五谷在仓!


一年之中,正是最好的时候。根据农业部的最新消息,今年的粮食产量,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犹记七月至八月,强烈的台风频频在华北,东北,黄淮,东南沿海等地出现特大洪水;西北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令人震惊的灾情场景犹在眼前:河北涿州市洪水泛滥!五常市,黑龙江水灾!今年秋粮大丰收的好消息,让人忍不住想:怎么那么多地受灾,秋粮却是丰收的?
到底遭了多大灾?
——洪灾重,旱灾轻;点上重,面上轻
水旱灾害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区或局部地区的干旱和洪水几乎年年都会发生。回顾21世纪“十九连丰”,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年都是一场灾难。“风调雨顺”只是一个地区和一个时段,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一整年的粮食生产来说,要说没有灾害,那是不可能的。在此意义上,灾难已成为食品生产的基本要素。
据农情调度,今年截至10月底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45亿亩。该如何看待灾害这个基本面?又如何看待这1.45亿亩呢?
业界普遍认为,气象灾难不等于农业灾难,灾害也不等于灾难。从统计角度看,灾情是指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百分之十以上的粮食播种面积;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百分之三十,就是所谓的灾害范围。
所以,灾难之后,是不是灾难,甚至是灭绝,都是不同的。这种灾祸,可以说是“老天爷”定的;成功是失败的,但是人的努力是巨大的。例如,洪水过后,农田遭水,农作物遭淹,如果能在一周之内把水排干,再加上施肥和杀虫剂,就可以减产。
若为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不妨把灾情清点一下,放到全国秋粮产量这个“大盘子”中去掂量一下。五常市今年的水灾面积达到了一百三十万亩,几乎是全市的半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这次的灾情是相当严重的。而这一百三十万公顷,如果放到黑龙江,也不过是整个省份的百分之二而已;而全国范围内,也只有0.3%的稻田面积。而且,从整个国家的秋粮种植面积来看,每年大约有28%是稻谷。五常市的粮食产量,只占整个粮食产量的千分之一不到。
因此,五常市受到的影响,主要是“五常大米”,而不是大米,而是“五常大米”。
洪水虽然凶猛,但每年都以干旱为主要影响因素。“大水一条,大旱一场”,意思是说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
根据农业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全年旱灾面积约为42%,而今年的旱灾比例约为50%,旱灾比例仅为30%,远低于常年平均水平。中国有十亿多公顷的旱地和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多年来的农业实践证明,雨量充沛的一年,对我国的粮食生产比较有利。
今年洪水虽使“一条线”受损,但除了这“一大片”,还有更大的祥风时雨,五谷丰登。“水多而旱少,点多面少”,这是今年秋季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遭了灾,不假;丰收,也是事实。
市场是最敏感的,虽然市场是“无形的手”,但它也是最“看得到”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对市场造成影响。然而,今年国际食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市场却表现得异常平静,这既是市场的真实反映,也是粮食大丰收的事实证明。
受灾了,为何没减产?
——有减有增,减的少、增的多,以丰补歉
历史上,我国的粮食生产曾经有“两丰两平一歉”的波动周期。而今,这个规律早已被打破,近年来粮食连年实现丰收。
原因何在?
在过去,生产力不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很差,粮价的涨落规律,基本就是一场气候灾难的循环,一遇到自然灾害,也只能祈祷“老天爷”的仁慈。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的方法越来越多,已经有了一套针对农业灾害的“打法”。
多部门联合会商,预测气象年景,分地区分灾种做好防灾准备;在全国600个主产县和1200个定点监测田进行全年苗情、灾情动态监测,确保“知天而作”的实现。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育抗病品种,“耐高温热害”是南方稻区今后的发展方向;今年,我国已经累计完成十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使“未雨绸缪”更加牢固。
加强对农业重大风险的迅速反应,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纷纷选派“包联”工作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技推广机构组成工作队进驻受灾地区,切实做到“科学防灾减灾”。
要有预案,要有基础,要有机制,要有制度,要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使“大灾减少减产,中小灾少减产,无灾增产”。这种“打法”在实践中被证实是可行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重要农事时节,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为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总书记的指示,把防灾减灾工作摆在了粮食生产的头等大事来进行部署和部署。尤其是对7-8月份的洪灾,进行了严密的分析研究,落实了十项措施,包括抓紧排渍田间积水,抓好秋粮中后期田间管理,做好灾害防御和病虫害防控;向灾区派遣了10个工作组,24个科技特派员,到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中央财政的农业防灾减灾专项资金;与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进行协作,及时调度灌溉、灌溉、灌溉等设施。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也采取了超常规措施,光是排涝这一条,就已经组建了2280多个农机应急救援队伍,完成了近一千三百万亩的排涝任务。通过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受灾严重地区减少减产,受灾地区保持稳定。
当然,对于没有受到影响的地区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利好。中国这么大,一个地方或者多个地方发生灾难是很常见的,就算是一个大都市,也经常开玩笑地说“没有一次雨水能把整个北京都淋湿”,也没有一次灾难会让整个国家都陷入灾难之中。
今年未受灾害影响的地区,光照、温度和水分匹配良好,为大面积获得秋粮丰收创造了条件。例如,在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由于受到高温和旱灾的影响,辽宁由于受到洪水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减产,但今年,这些地区的农业气象条件都很好,出现了一些恢复生产的情况,对灾区造成的损失有了一些补偿。
减一增一减,减一增一减,秋粮就能以丰补亏,大丰收。
丰收的必要基础是什么?
——预计秋粮面积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
要分析秋粮大丰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面积,面积是粮食生产的根本,面积是粮食生产的根本。根据农业监测数据,今年的秋季作物播种面积为13.1亿公顷,比去年多了700万亩,为连续四年的增长。
为什么能连年增加?
事实上,可以追溯到“第四年”这一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省级粮食安全的监督管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地规定谷物的种植面积。这些年来,为了稳定“播种面积”,政府出台了“长牙齿”的政策,制定了最严格的农田保护政策,实施了粮食安全政策,鼓励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稳住”,看上去好像不难,但实际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粮食面积绝不是无所作为就能“稳住”的,必须积极主动去想办法、挖潜力。当然,潜力不在于“造地”,而是要“找地”。
比如,激活库存。浙江从2021年起,累计完成了耕地面积225.7万亩的调整和调整,让更多的农田“种上粮”、“种好粮”。四川加大了对耕地撂荒的治理力度,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省已完成217.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任务。
例如,对土地的“边际”进行综合使用。从2022年起,吉林计划开展145个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新增耕地70万亩,达到49.4万亩。安徽实施了小田改田改造试验,将田垄恢复平整,并整合生产道路,使耕地面积平均提高3%-10%。
还有就是,要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新疆通过减除棉花、葵花、打瓜等经济作物,在南疆适宜区域改一季为小麦、玉米两季,增加了480万亩以上的粮食产量。
就像前几天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记者会上所说,今年秋粮种植面积有所增长,一是通过经济作物改种粮食,二是间套复种提高复种指数,三是退耕还林还草。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新种植了1300万多亩的优质粮食,如杂豆、杂豆等产量较低的作物,也相应地减少了。前者,实实在在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后者,如果按照玉米比杂豆多增产的话,就等于种植了更多的粮食。
丰收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贡献率达到73%
他“找”到了足够大的地方,但是,他能做的事情,却是有限的。要使粮食增产,还需要挖掘又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单产。
近年来,我国在粮食生产中,良种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45%,农机设备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也明显增加,但从整体上看,单位面积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我国玉米和大豆单产水平与其它主要生产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以2022年为例,美国每公顷的玉米产量为725 kg,而我们的产量为429 kg;从一九九六年至今,美国平均每年增加8.5千克,而我们则为4.5千克。以2022年全国种植面积六亿多亩计算,即使每吨粮食产量提高一斤,也能多出六亿斤粮食,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全国范围内,地区与地块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以河北为例,山东为对照,河南为2022年平均亩产404.1公斤,平均亩产451.9公斤,平均亩产393.2公斤。又如,农户田间单位面积产量与专业试验小区单位面积产量相差甚远。2022年,我国小麦单产达到了390.4 kg,其中黄淮麦区1000亩示范地块产量超过900 kg。虽然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块,产量不一定都是一样的,但也不是不可能。
差距就是潜力,就是努力的方向。
农业农村部今年提出,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油生产的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印发了《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分品种、分区域、分要素、分环节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这次试验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解决田间和示范田单位面积产量相差过大的问题。不能“治标不治本”,要从全链条、全方位的角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查找和分析,分类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综合解决方案。这就像是工业化生产,要把各个环节都整合起来,才能保证运转时不“掉链子”,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把土地、好品种、好方法、好时机、好方法结合起来,把土地、技术和人员都要到位。
首先,我们选择了玉米和大豆这两个最明显的产业来进行示范。选择100个大豆县和200个玉米主产县,整合粮食绿色高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项目资源,以整县为单位,全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其次是科技的后续工作。编制并印发了“以科技促密”为中心的大豆单产提高技术途径;采取分区、分区、分区、分作物包联的方法,构建"专家+基层农技人员"的指导服务模式,确保"优质保密度"、"化控防倒"等关键技术的到位率与覆盖率。
作为今年粮食生产的“头号工程”,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这个秋天迎来了首季收获。据专家测算,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了73%。
义利并举,“人”有多重要?
——种粮不吃亏只满足了“能种”,有钱赚才会“愿意种”
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种植粮食也是一样。再好的天气,再多的土地,再好的天气,再好的环境,也没有用。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农户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既不吃亏,又能赚钱。种庄稼不挣钱,还种什么菜?但是,就相对的利益而言,种植粮食的确没有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而且也没有到外面工作的速度快。近几年来,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农业机械的运行成本等不断上升,使粮食生产的利润不断下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让种粮不吃亏、有钱赚?首先,政策要托底。
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更加综合。今年,国家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一百亿元的一次性补助。对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补贴,同比增长11%;在秋收关键期,安排24亿元的“一喷多促”对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一次性补贴。
更好的保护。七月份,财政部等三个部门联合下发了《三大粮食作物全成本保险》和《粮食生产收益保险》,把三大粮食作物的全成本保险和粮食收益保险的覆盖面由原来的只包括物化成本的保险扩展到包括物化、人工在内的所有粮食生产大县。
政策效果发挥,让农民真正有了实惠。但不吃亏只满足了“能种”,有钱赚才会“愿意种”,这得靠经营来达成。
山东莒南县兴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耿洪强细数经营的“利润点”:统一购进农资,每亩省20元;机械化作业,每亩省40元;采用了新技术、新品种,每亩还能增产200来斤……
可别小看这儿省一点、那儿增一点,对于成百上千亩的种植规模来说,“一增一减”间,账就有得算。兴岭果蔬合作社流转了1500亩地,按去年每亩纯收入380元算,少说也有57万元的纯收入。
大户有钱赚,把土地流转、托管出去的小农户同样也有账算。莒南县大店镇四角岭村农户杨文龙把5亩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给兴岭果蔬合作社,每年有800元/亩的保底收入;如果合作社当年利润超过10万元,超出的部分还给社员们分红。他家另外的1亩地以半托管的形式交给合作社打理,合作社帮忙播种、打药、施肥,免作业费,“我们就等着收粮,省心省力省钱。”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数超过107万个,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有9100多万户像杨文龙一样的小农户,享受到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不仅种粮便利了,而且收益更好。
丰收背后的“天地人”密码
收获,是农民心中最深的愿望,也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在收获之前,总担心是否会有收获;收获之后,人们开始担忧收入的增加。就这样,他们在担心和喜悦之间,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获。
今年的秋粮大丰收,是我国新一轮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千亿斤行动的良好开局。我国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怎样才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定的、增加的、高产的、丰收的道路呢?
观察天道的表情,提升自己的自保之力。农业是个“看天吃饭”的行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农业,特别是农作物,很可能会受到“上帝的眷顾”。但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活动。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高发频发背景下,我们既要抓住气候变暖、种植带北移等趋势,调优农业布局,扩面积提产量;又要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南旱北涝”等自然灾害,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让灾害监测预警更及时、更准确、更科学,持续增加投入让高标准农田比例更高、抗灾能力更强,不断完善灾害应急工作体系机制让组织更协调、运转更高效。
继承“祖先的智慧”,加强体系与合相。虽然许多传统的农耕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农业,但是中华传统农业文化中蕴含的“天地人”系统整体思想,却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可以说,“把粮食藏在土地里,把粮食藏在技术里”,这是一种“祖先的智慧”。要更多地关注农业体系内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协同和支持,强化多要素体系的组合。在此基础上,要“以义为辅,以利为辅”,把“人”这一核心因素发挥到最大,从而达到生产、生态、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协同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新质生产力”,加速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与传统的生产力相比,新质的生产力更注重科技水平的提高、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和可持续的发展。具体到粮食生产方面,就是要更加注重先进智能装备的运用,建立起北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推动更多的智慧农业场景被运用到田间地头,使粮食生产变得更智慧、更高效、更精准,让农民种地更轻松、更有成效。
收获不是理所当然的,也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在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种植粮食依然离不开辛劳与辛劳。“丰收”两个字,代表着亿万农民和新农人在一个播种季节里的辛勤劳作和保护,是千千万万农业技术和科研人员在这片土地上倾注的智慧,是中央到省、市、县、乡层层重视、狠抓落实的成果。

向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进发,在高基数上再突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现代科技动能支撑下,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有信心端牢中国饭碗,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粮食安全新篇。

来源:农民日报

申明: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如不同意本网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本网撤除。电话: 0471-4223080

88a8a55e69b3a09640a04a45d64432c.jpg


#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展官网 #内蒙古农机展官网 #内蒙古农机展览会官网 #内蒙古春季农机展览会官网 #内蒙古秋季农业机械展览会官网 #全国农机展#内蒙古国际农机展 #内蒙古数字农业博览会 #内蒙古科技农机博览会 #内蒙古智慧农业博览会 #内蒙古数智农业博览会#内蒙古数字农机#内蒙古智慧农机#内蒙古农机经销商#内蒙古农机合作社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会展有限责任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2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