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场”全流程无人化
2023/09/20

9月13日,记者走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国家农高区万亩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示范园,园区以打造农业智慧灌溉先行区、引黄滴灌示范区、面源污染防治样板区,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区为目标,联合科研院所建设智慧农机、智慧灌溉、智慧植保、智慧气象四大功能。在智慧农机展示区,记者了解到,所有用于农业生产的平整、播种、施肥、管理、收获等各个主要环节的农机全部搭载北斗卫星导航。基于北斗的精确导航技术,土地利用率、出苗率提高5%-10%,施肥量减少5%以上,亩均增产10%以上,经济效益实现综合提升。

智慧植保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控、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农作物病虫草害精准管理等关键问题。植保无人机不仅仅只是打农药,而且还有数据收集、监测等作用。该系统主要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智慧农业喷洒药剂作业。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智慧灌溉由中国农业大学、城关镇人民政府、灵达农业公司共同合作建设,利用农田作物水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作物水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灌溉智慧决策与控制技术等多项高新技术组成。相较于传统灌溉节水40%以上,节肥35%以上,有效解决河套灌区农田灌溉精准性差、用水效率低以及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为农业节水增效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智慧气象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等的应用,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分析、判断和行动能力的系统,提供智慧化的气象服务。“园区已实现了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我们将持续发展智慧农业,以科技赋能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节本增收。下一步,智慧农场还将向无人农场过渡,加强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城关镇党委书记孟良说。
申明: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如不同意本网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本网撤除。电话: 0471-4223080
#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展官网 #内蒙古农机展官网 #内蒙古农机展览会官网 #内蒙古春季农机展览会官网 #内蒙古秋季农业机械展览会官网 #全国农机展#内蒙古国际农机展 #内蒙古数字农业博览会 #内蒙古科技农机博览会 #内蒙古智慧农业博览会 #内蒙古数智农业博览会#内蒙古数字农机#内蒙古智慧农机#内蒙古农机经销商#内蒙古农机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