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点草成金:秸秆综合利用前景可期

2015/04/28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作物秸秆产生大国,全国每年产生的各类农作物秸秆重量达7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农作物秸秆可以广泛用于生物能源、农业生产资料、畜牧饲料以及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是十分宝贵的绿色资源。同时,由于农作物秸秆年年产生,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被称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清洁可再生能源。但是,由于农民对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意识不强,加上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导致部分农民顶着“禁令”焚烧秸秆。每年夏收、秋收时节,是秸秆焚烧高发季,以长江流域、华北地区最为普遍。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伤害。各级管理部门为了解决解决秸秆焚烧问题采取了诸多举措,比如人海战术、罚款、问责甚至是行政拘留,但是综合来看,秸秆焚烧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秸秆烧不尽,屡禁而不止
  秸秆焚烧问题是困扰社会多年的“顽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从秸秆焚烧的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秸秆焚烧存在误区。在传统农业中,焚烧后的秸秆被认为是富含钾肥的草木灰肥料,适合中性和酸性土壤,对来年种庄稼有好处。事实上,秸秆燃烧后,剩下的只是碳,无任何营养价值,反而对土壤中的生物产生极大的杀伤力,比如蚯蚓等有益生物将无法生存。同时,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有害气体对人也有伤害,而且如遇大风天气极易引发火灾。
  第二,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处理成本太高,其经济价值难以发挥,焚烧反而成了最“经济便捷”的处理方式。如果将秸秆出售,当前1斤小麦秸秆收购价通常只有几分钱,按承包3亩地来算,来自秸秆的总收入只有100多元,却要支付收集和搬运秸秆的人工费和运费,导致部分农民出售秸秆的积极性不高;如果用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个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让农民望而却步;如果将秸秆还田,农机加装切碎装置,机械负荷增加,油耗增大,作业效率降低,农民不愿意加装设备。
  第三,秸秆收集、运输、储存比较难。农作物秸秆品种多样,具有产生时间的季节性和产生区域的分散性,导致运输成本高,储存难度大;收获季节性强,夏收时从收割小麦到播种玉米或水稻,一般只有20多天的时间;收割、捡拾、打捆设备不配套,造成秸秆的收集贮运难度大、成本高。加上农民收获播种茬口紧、农村劳动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对秸秆进行有效收集和利用的难度加大。
  第四,缺乏正确的引导。近年来,虽然各级管理机构对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出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具体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奖惩措施为主,只堵塞不开流,导致禁烧工作收效不大。
  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秸秆出售价格低、处理成本太高,焚烧秸秆又存在诸多弊端,那么秸秆真的只是可随意丢弃的垃圾吗?从回收利用的角度来说,“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按营养价值测算,4吨秸秆相当于1吨粮食,按热值测算,2吨秸秆相当于1吨标准煤,秸秆含氮量0.88%,含磷量0.35%,是不可多得的有机肥源。此外,在我国每年可收集7亿吨秸秆中,除去用于造纸、饲料、造肥还田及收集损失,按照剩余20%秸秆估计,每年约有1.4亿吨秸秆可用于生产乙醇。按照每5吨秸秆产1吨乙醇计,潜在的以秸秆为原料的纤维素制乙醇年产量可达到2800万吨,这对减少我国原油进口依赖,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和提升油品质量作用明显。
  秸秆问题,“点草成金”是关键,前景可期
  既然秸秆浑身都是“宝”,潜在经济价值较高,将秸秆放到正确的位置,使其经济价值得到充分的释放,实现“点草成金”才是解决之道。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民建委员会副主委赵皖平也曾指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发挥秸秆的经济价值则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加强宣传,引导广大农民走出秸秆焚烧误区,增强农民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环保认识。结合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方式,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采取面向基层,贴近农民,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社会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自觉性。
  第二,通过国家财政手段进行调节,提高农民及秸秆回收企业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秸秆回收企业如生物质发电厂和板材生产企业是回收秸秆的主力军,但是这类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够理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从而导致收购定价偏低,无法调动农民出售秸秆的积极性。因此,国家财政应制定秸秆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补贴激励政策,包括对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消耗秸秆提供专项财政补贴,对使用秸秆生产电力、热力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等,让秸秆加工企业有利可图。另外,还要提高秸秆回收作业机械地方财政叠加补贴标准,提高农民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让农民“惜秆不烧”。
  第三,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促进规模化生产,让秸秆收集、还田等综合利用秸秆的做法更具可操作性。目前,秸秆焚烧现象多出现在散户承包的地块,涉及范围广,管理工作难度大。如果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农业大户集中种植,那么禁烧工作不再是对家家户户,而是直接针对种植大户或是农村合作社。另一方面,农业大户对于科学的农业管理有更深的认识,而且拥有秸秆粉碎、土地深耕等多种农业机械,为规模化的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农机保障。
  第四,推动秸秆工业化技术发展。国内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技术、饲料化利用技术、能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转化食用菌技术等,但是应用规模较小,尤其是适宜农民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各项技术之间集成组合不够,而且普遍存在技术不稳定、投资大、资本回收时间长等问题。因此,要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必须要突破设备和技术瓶颈,强化科技支撑。
  秸秆综合利用利国利民,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联合农业部下达了“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目标任务。在各级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秸秆回收企业、农民等多方主体的支持下,秸秆综合利用前景可期。


免责声明:内蒙古农机展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会展有限责任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2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